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部门: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99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08/R

邮发代号: 22-3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山西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253-9926
  • 国内刊号:14-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山西医药杂志2017年第7期文章
  • 温阳化瘀法对寒凝血瘀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CA125及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水平影响的研究

    子宫内膜的异位症是指在子宫内膜以外的身体部位出现子宫内膜的组织,并不断生长、浸润,伴随反复性出血,形成了包块及结节,引起身体疼痛和不孕不育等,是身体免疫的反应性和性激素的依赖性疾病[1-3].主要表征是:病变比较广泛、形态多样化,具有浸润性,容易形成严重广泛的粘连,且反复发作.对于此病主要采用手术和激素治疗,但疗效并不理想.目前中医中药方面在治疗子宫内膜的异位症有很大的进展.据相关研究显示,阳虚是......

    作者:谢蓬蓬;黄彩彩 刊期: 2017- 07

  • 动脉瘤夹闭术后行尼莫地平联合腰大池引流术对患者脑血管痉挛及脑氧供需平衡的影响

    颅内动脉瘤(CA)是指由于颅内动脉内腔局限性异常扩张所致的动脉壁瘤状凸起,经开颅CA夹闭仍是其经典的手术治疗方式.CA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AH)为首发症状,若不及时清除积血,脑底大动脉迟发性狭窄,动脉末梢血流灌注减少,易引发脑血管痉挛(CVS)[1].多数CA患者常伴颅内压增高,当超过脑的自动调节阈值时,脑血流量下降,从而影响脑氧供.尼莫地平具有扩张脑血管,降低Ca2+超载作用,是临床公认的......

    作者:侯青;王洪生;张海霞;王坤;郝翠英 刊期: 2017- 07

  •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心肌酶水平影响因素的分析

    近年来肺炎支原体(MP)感染逐渐成为小儿肺炎的重要病因,一项大规模调查显示,5岁以下肺炎住院患儿中,支原体感染者占到2901%[1].另一项研究显示在支原体肺炎肺外并发症中心血管系统受累占2791%[2].心血管系统常表现为心肌炎、心包炎,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因此心血管系统并发症被认为是重症支原体肺炎识别标准之一[3].通过了解心肌损害的影响因素对早期判断病情,预防心脏并发症有重......

    作者:乔俊峰;阴怀清 刊期: 2017- 07

  • 交锁髓内钉和经皮微创治疗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应用

    胫骨是三棱形和四边形骨干形态的移行部位,属于骨折的高发部位,在全身骨折中占13.7%左右[1].对于胫骨骨折,其治疗主要目的是恢复小腿的承重功能,纠正骨折端错位和畸形.当胫骨骨折发生于中下段时,极易伤及胫骨的滋养血管,影响胫骨血运,造成骨折不愈合或延迟愈合[2].因此,关于胫骨干中下段骨折的佳治疗方法一直备受争议.我院现对2014年3月至2016年5月期间收治的68例胫骨干中下段骨折患者分别采用交......

    作者:吴彬;张雄军;陈鹏 刊期: 2017- 07

  • 针药并举法治愈急性期带状疱疹验案一例并文献复习

    带状疱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经呼吸道进入人体、潜伏于神经节内,在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被再激活引起的病毒性皮肤病.临床表现为神经节支配区域的、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簇集性水疱、疼痛,同时受累神经可发生炎症、坏死,产生神经痛.我国缺少大规模临床流行病学调查,欧美国家进行的哨点监测结果显示,全球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带状疱疹的发病率约为0.13%~0.42%,免疫功能低下人群发病率则为0.145%~0.536%[1]......

    作者:张文军 刊期: 2017- 07

  • 胰岛素联合中药方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评估

    妊娠糖尿病主要是指患者在妊娠期间出现糖耐量异常、空腹血糖异常与糖尿病的现象,其致病因素较为复杂,多与患者的年龄、肥胖程度、种族与不良生育史等相关[1].该病的临床症状主要有多饮、多食与多尿等,较为严重的可引发合并高血压、肾病,严重影响患病孕产妇与围生儿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健康安全[2].为提高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效果,我院特对胰岛素联合中药方治疗妊娠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进行了研究分析,效果较为理想,现将具......

    作者:熊德玲 刊期: 2017- 07

  • 炎症因子检测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诊断价值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气流受限的气道慢性炎症疾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则表示COPD病情恶化,患者出现肺功能衰减、咳痰、发热等严重症状,病死率高[1].临床研究表明[2]引发COPD发展的主要诱因是下呼吸道感染,期间有大量炎症因子表达.因此,本研究意在探究炎症因子检测对AECOPD的诊断价值.......

    作者:王小强;王艳;张艳东;李泽民;陈敏 刊期: 2017- 07

  • 右美托咪定辅助下肢神经阻滞与传统方法硬膜外阻滞对股骨头置换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研究

    股骨头置换术的实施,需要在麻醉条件下进行,传统的麻醉方式是选择全身麻醉下,而对于老年患者而言,机体的各项功能呈现出不用程度的下降,常会并发一些疾病,如心血管疾病、支气管疾病等,会加重这类疾病的进展,因此麻醉方式的选择对于保障其预后显得尤为重要.硬膜外阻滞对患者循环系统的扰乱较小,缺陷在于术中也有血压降低、心率减慢出现的可能[1,2].目前,随着神经阻滞技术的发展,可用于单侧的下肢手术中.因此本研究......

    作者:丰亮;黄杰峰;汤健;邓继红;刘张玉 刊期: 2017- 07

  • 鼻内镜联合下鼻道开窗双径路治疗上颌窦难治性病变的临床分析

    鼻内镜手术是目前治疗鼻-鼻窦炎的主要手段之一,且已逐渐替代了传统的柯-陆氏手术进路的上颌窦根治术,其创伤小、出血少,患者术后恢复较快,治疗效果较好[1,2].但单纯鼻内镜手术对于上颌窦难治性病变的治疗效果却并不理想,上颌窦的解剖位置较为特殊,常常会遗留内镜无法窥及的死角,导致病变无法被彻底清除而复发,严重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3].有研究表明[4],针对上颌窦难治性病变患者采用鼻内镜联合鼻下开窗进行......

    作者:骆辉珍;徐志坚;钟晓燕;廖艳萍;杜宝文 刊期: 2017- 07

  • 人工关节置换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效果分析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于65岁以上的老年人群,随着人们平均寿命的不断提高,以及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其发病率呈现明显升高的趋势.由于老年人群的身体健康状况较差,仅采取保守疗法,会使得患者长期卧床,容易引起一系列的并发症,1年内的患者病死率可高达20%[1].因此,目前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多采用手术治疗,其中较为常用的手术方法有股骨近端髓内固定术、动力髋螺钉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等,但各种手术的效果存在较......

    作者:赵金芝 刊期: 2017- 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