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部门: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99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08/R

邮发代号: 22-3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山西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253-9926
  • 国内刊号:14-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山西医药杂志2016年第8期文章
  • 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关系的临床研究

    乳腺与甲状腺同属于垂体激素的靶器官,内分泌功能的变化与腺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两个器官的疾病可以同时存在,有一定的相关性,本研究通过调查乳腺癌患者中甲状腺疾病的发病率,探讨乳腺癌与甲状腺疾病之间的关系。......

    作者:张晓清;卞卫和;姚昶;任晓梅 刊期: 2016- 08

  • 儿童脑积水手术前后认知功能障碍及综合性干预措施研究

    儿童脑积水是常见的小儿神经外科疾病,患儿脑脊液增多,循环吸收障碍导致脑部积水,临床上一般伴有明显焦躁、易怒、精神萎靡、智力发育迟缓、囟门增高、头围增大、抬头及上视困难等临床表现,若得不到有效治疗,将影响患儿脑部智力和肢体运动发育,甚至导致终身智力和运动障碍,严重降低患儿日常生活质量[1]。目前治疗脑积水患儿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而采用非药物治疗的研究较少,非药物干预治疗主要有早期针刺介入治疗......

    作者:刘裕浩;李维平;宋同均;何毅;王士强;董世节;黄汉文 刊期: 2016- 08

  • 心理状态及微循环障碍与突发性耳聋的相关性研究

    突发性耳聋(SSHL)又称突发感音神经性聋,简称突聋。临床表现以听力下降为主,多伴有耳鸣,偶有眩晕及呕吐。部分患者对本病缺乏认识,因此错过了佳治疗时机,引发永久性听力损失。突聋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但多数学者认为内耳微循环障碍是导致突聋的重要因素之一。而国外部分报道证实社会压力过大引发的心理因素变化也是突聋的致病因素。本研究通过对我院82例突聋患者心理状态的评估和血液微循环实验室测量结果的......

    作者:陈宏;齐国荣;张学艳;马明星 刊期: 2016- 08

  • 栀子豉汤加减治疗心绞痛48例临床观察

    心绞痛临床呈缓慢起病、反复发作、逐渐进展的过程。胸闷、气短、心悸为心绞痛的常见症状。中医本着辨证求因,体现治未病的思想,控制疾病,给广大患者带来福音。心绞痛在中医领域多为胸痹病,痛则不通,日久则成瘀化火,而烦热胸中痛,使用辛开苦降清心除烦之法可使胸闷胸痛乃去,病则乃愈。经过大量的临床[2‐5],本着同病异治、异病同治的原则,本研究选取2013年10月10日至2014年6月31日,我院心内科门诊及住......

    作者:于占富;张丽花 刊期: 2016- 08

  • 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及S100B的影响

    急性颅脑损伤的发生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且造成的病死率也呈上升趋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每年车祸、袭击、坠落等导致意外的人数越来越多。由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均较高,且患者常会并发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因此,寻找能有效促进急性颅脑损伤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治疗手段是目前临床神经外科的研究重点之一。本研究采用小牛血清去蛋白注射液联合神经节苷酯治疗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并观察其对临床效果,现将结......

    作者:刘楚伟 刊期: 2016- 08

  • 三七总皂苷联合替罗非班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肌再灌注及预后的影响研究

    急性心肌梗死(AMI)是冠心病患者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治疗的原则是尽快开通梗死的相关血管,恢复冠状动脉血流,挽救濒死心肌,缩小梗死心肌范围。目前,紧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已成为AMI的首选治疗方式[1]。但即使梗死相关动脉被成功开通,心肌梗死区域仍可能存在微循环缺血状态,对患者心脏功能恢复和临床预后产生不良影响。AMI患者多处于高凝、高血栓负荷状态,联合应用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对AMI患者......

    作者:刘凤楼;崔志鹏;晁晓燕;李海军;王景广 刊期: 2016- 08

  • 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钠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疗效的探讨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HIE)是指围生期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量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新生儿脑损伤。据报道,19%新生儿的死亡可归因于新生儿窒息,即使存活下来的HIE患儿中,其高致残率亦给家庭以及社会带来较为沉重的负担。由于轻度新生儿HIE预后良好,重度患儿神经系统损伤已经难以逆转,其致死率和致残率均相当高,治疗意义较小。所以,本研究主......

    作者:郭俊珍 刊期: 2016- 08

  • 压肠板在新式剖宫产娩头困难中的临床分析

    我院自2008年起开展新式剖宫产,即采取腹部横切口,钝锐分离腹壁各层,取得了良好效果。与纵切口相比,切口愈合好,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且美观,无明显瘢痕,但胎头娩出困难明显增多,尤其胎头高浮。如处理不当,极易发生娩头困难引起新生儿窒息,颅内出血,甚至死亡,或母体并发症。为了寻求新式剖宫产中娩出头困难的新方法,我院自2009年开始使用压肠板协助娩头困难的临床效果可靠,现分析如下。......

    作者:梁续英 刊期: 2016- 08

  • 益气通脉饮治疗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32例临床研究

    在导致慢性心力衰竭的各种原因中,冠心病是其中一大因素,其长期心肌缺血引起的心功能不全是心血管病的主要死因之一。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以心悸气短不能平卧、尿少、水肿、心胸阵发疼痛、乏力等为主要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多属气虚血瘀证,此类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且多需要长期服用西药维持治疗,治疗过程中由于不能随时监控各项指标,极易出现电解质紊乱、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严重者可导致死亡。因此,发挥传统中医辨证治疗、整......

    作者:武惠芳;蒋振强;左伟慧;白俊博 刊期: 2016- 08

  • 肺功能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疗效评估的研究

    目的:根据支气管舒张试验结果及气流受限程度分组,比较不同组别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前后主要肺功能指标以及COPD评估测试问卷(CAT)评分的变化,探讨肺功能在稳定期COPD患者疗效评估中的意义。方法选取2013年11月至2014年3月山西大医院呼吸内科就诊的59例稳定期COPD患者,根据舒张试验结果以及气流受限程度分为4组,即舒张试验阳性轻‐中度组、舒张试验阳性重‐极重度组、......

    作者:舒李慧;王锐英;许建英 刊期: 2016- 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