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部门: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99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08/R

邮发代号: 22-3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山西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253-9926
  • 国内刊号:14-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山西医药杂志2015年第1期文章
  • 带状疱疹误诊为冠心病心绞痛30例临床分析

    带状疱疹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皮肤病,是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病毒性皮肤病,以沿周围神经分布的群集疱疹和神经痛为特征。起病突然,初起局部疼痛,隔一定时间,沿着一侧周围神经分布区出现集簇状水疱排列呈带状并疼痛难忍,好发于腰部、胸部、腹部、四肢或颜面等处,该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常侵犯肋间神经,多以胸腰背四肢疼痛为主要症状来院就医,极易误诊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我院2002年8月至2012年6月共收治不稳......

    作者:刘进普;牛久欣;任敬先 刊期: 2015- 01

  • 前列腺特异抗原和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口加速老龄化等原因,我国前列腺癌(PC)的发病率呈逐年快速增长趋势[1]。目前,临床上通过直肠指检(digitalrectalexamination,DRE)、前列腺穿刺活检、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游离前列腺特异抗原(FPSA)等诊断,但单纯依靠DRE、PSA以及FPSA的检测导致PC假阳性结果,甚至只适合于诊断中晚期的PC,而无法及时发......

    作者:张宇;韩文兴;移志刚;李庆荣;刘永强 刊期: 2015- 01

  • 一期经后前入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交锁

    颈椎外伤常发生于下颈椎骨折,伴有脱位和小关节的交锁时,颈髓可能受到前后两个方向的压迫,单纯前路或后路减压植骨内固定可能均无法获得令人满意的减压效果和稳定性。近几年来,随着颈椎间内固定技术的不断提高及内固定材料的完善,颈椎损伤的治疗手段不断改进,我院自2004年1月以来采用一期前后联合入路复位植骨内固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交锁57例,临床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文俊;方忠;刘君;邓泽彦;田晓鑫 刊期: 2015- 01

  • 基层医院围术期应用抗生素调查结果分析

    2012年卫生部发布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为临床应用抗菌药物提出了明确的规定。为了解此办法实施后临床使用抗菌药物的具体情况,本研究对部分县级医院2013年手术病例使用抗菌药物情况进行了抽查,并分别进行统计分析和比较,报告如下。......

    作者:解卫东;刘宽荣 刊期: 2015- 01

  • 地佐辛联合丙泊酚用于无痛肠镜的观察

    我院近年来大量开展了无痛肠镜,将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肠镜检查,收到良好的效果。本文拟比较芬太尼、地佐辛分别复合丙泊酚用于门诊结肠镜检查手术,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作者:叶妙恩 刊期: 2015- 01

  • 吉兰-巴雷综合征髓鞘型和轴索型预后的回顾性分析

    吉兰‐巴雷综合征(GBS)是一种多发性周围性神经根炎,病情严重者可累及呼吸肌,危及生命,一部分患者经积极治疗遗留有较重的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现对我院收治的GBS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如下。......

    作者:靳丽娟 刊期: 2015- 01

  • 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术58例临床分析

    胃肠穿孔是普外科临床多见急腹症之一,治疗常需要手术治疗,传统方法为开腹行穿孔修补术,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及临床普及,腹腔镜下穿孔修补术运用越来越多,其优点也体现的越来越多,取得较好临床效果。本研究作者结合自己临床实践对腹腔镜下胃肠穿孔修补58例进行临床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卞力军;徐时 刊期: 2015- 01

  • 抗突变型瓜氨酸波形蛋白与类风湿关节炎活动性相关分析

    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累及多关节、甚至内脏器官的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发病率为0.5%~1%[1]。在过去对RA的研究中,临床表现和类风湿因子(RF)始终是诊断RA必不可少的条件,但随着对RA和RF研究的深入,发现RF虽然敏感性高,但特异性差[2],且相当部分RA临床表现不典型,给广大风湿科医师诊断带来了不小麻烦。因此,2009年美国风湿病学会(ACR)联合欧洲抗风湿病联盟(EULAR)不仅提......

    作者:叶杨;高晓梅;杨南萍 刊期: 2015- 01

  • 临床药物不良反应186例分析

    药物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中常见的并发症,多数情况是在随着停止使用该药物后,不良反应也自然消失;有少数病例则会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因药物的过敏反应而导致死亡。因此,临床治疗中必须重视药物的不良反应,提倡合理使用药物,以预防使用不当引起的危害。2013年1月至12月我院临床报告药物不良反应共186例次,现将其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以利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陈粉霞;刘宽荣 刊期: 2015- 01

  • 小剂量红霉素治疗新生儿胃食管反流疗效观察

    新生儿胃食管反流(gastroesophagealreflux,简称GER)是指胃食管反流综合征,是由于全身或局部原因引起食管下端括约肌功能不全,胃内容物反流入食管的一种常见临床表现,并可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在新生儿中十分常见。我院对自2008年3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新生儿GER55例,在饮食、采取的体位等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小剂量红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玉生;陈苏红;汪素芳 刊期: 2015-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