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部门: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99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08/R
邮发代号: 22-3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253-9926
- 国内刊号:14-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的临床应用
经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对监测中心静脉压(CVP)、血流动力学,大量快速输血、输液以及长期非肠道高营养具有重要价值.我们于20世纪90年代就开始实行颈内静脉穿刺应用于临床,那时所采用的方法是常规的以胸锁乳突肌为定位标志,成功率低,并发症多,从2004年12月以后,我院开始实行颈总动脉搏动旁右颈内静脉穿刺法至今,已应用于急危重症患者监测CVP和输血、输液的临床手术患者1000例以上,我们认为此法具有操作简......
作者:潘守清;赵志斌;李家铁 刊期: 2006- 10
-
局限性前列腺癌的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并发症的研究
解剖上前列腺上方为膀胱后为直肠.常规照射时,照射剂量受到周围重要正常组织膀胱和直肠的限制,通常不通超过70Gy,但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为代表的精确放疗技术为局限性前列腺癌的根治性单纯放疗提供了有效的治疗手段.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本院1999年以来收治的40例局限性前列腺癌3DCRT放疗患者资料,报告如下.......
作者:杨超凤;金观桥 刊期: 2006- 10
-
A型萎缩性胃炎血清乳酸脱氢酶的研究
A型萎缩性胃炎(AAG)是比较少见的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酸减少及巨幼红细胞贫血,临床上观察到乳酸脱氢酶(LDH)明显升高,本文研究AAG患者血清LDH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
作者:董玉莲;王晓波;姚淑云;王爱卿;赵红霞;杨喜丰 刊期: 2006- 10
-
经颅多普勒检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时转颈试验的应用价值研究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ertebrobasilarinsufficience,VBI)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病因复杂、主诉多、症状重,而客观阳性体征较少;常规影像学检查多无阳性发现.我们用经颅多普勒(transcranialDoppler,TCD)检查加转颈试验对临床确诊的47例VBI患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于志英 刊期: 2006- 10
-
女性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分析
近年来,精神分裂症发病率有日益增高的倾向,而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发病率也随之增高,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困扰.因儿童少年天性单纯,言语行为富有天真性,出现异常不容易被人们所识别,故误诊率也相应较高[1],如不早期发现早期治疗预后不佳.为此通过本研究以提供儿童少年期精神分裂症临床特点,唤起全社会及家长对儿童少年精神健康的关注.以能早发现、早干预,达到较好的疗效.......
作者:张苏霞;张家兴 刊期: 2006- 10
-
腋下小切口在肺部手术中的应用
我院1998-2004年采用腋下小切口施行肺部手术28例,切口平均长度13.6cm,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建海;陈娟;黄宁 刊期: 2006- 10
-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40例临床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AMI)严重危害人类的生命和健康,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尽早持久开通梗死相关血管(IRA)是有效的治疗方法,可使AMI的病死率明显下降,成为AMI的首选治疗方法.本文报告40例A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结果.......
作者:张正卫 刊期: 2006- 10
-
瑞格列奈控制血糖对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的影响
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胰岛B细胞功能约衰竭50%,在糖尿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胰岛B细胞功能的逐渐下降是高血糖逐渐发展的驱动力.瑞格列奈为非磺脲类胰岛素促泌剂,能快速刺激胰岛素分泌.2型糖尿病早期甚至发病前即失去了正常的胰岛素分泌模式,伴随胰岛素抵抗,出现胰岛素分泌质和量的改变,表现为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减少或消失[1].控制好血糖有可能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本研究用瑞格列奈治疗2型糖尿病,评价这种药物的降......
作者:杨晓明 刊期: 2006- 10
-
复方甘草酸苷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疗效观察
近年来,由于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以下简称激素)的广泛使用,激素依赖性皮炎已成为皮肤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其病因多由于较长时间地使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使面部皮肤对该类药物产生依赖性,一旦停药面部则出现红斑、丘疹、丘疱疹、脱屑,自觉灼热、瘙痒刺痛等,重复外用激素制剂后上述症状迅速缓解或消失[1].如此反复使用,皮疹逐渐加重,患者却难以停用激素制剂.长期使用者尚可导致毛细血管扩张、皮肤萎缩及色素沉着斑,影响......
作者:康玉英;周敏;贺蕾 刊期: 2006- 10
-
矿物三氧化聚合体在下颌磨牙根分叉病变中的应用
下颌磨牙根分叉部位因各种原因被感染后,常常会出现根分叉的慢性炎症.虽然根管治疗非常完善,但患者一直会有不同程度的咬合痛,局部牙龈反复肿胀,甚至有瘘管形成溢脓等症状,经反复冲洗、消炎,也很难彻底解决根分叉的病变.炎症导致牙槽骨不断吸收直至牙松动脱落,给临床治疗效果带来很大的困难,笔者对已经根管治疗,髓室底有腐质及感染物,又存在根分叉病变的患者,在髓室底部至根分叉区开一小孔.对根分叉病变进行彻底刮治冲......
作者:张国荣 刊期: 2006- 10
动态资讯
- 1 妊娠合并嗜铬细胞瘤2例临床分析
- 2 医院污水处理现状对策分析
- 3 两种导管在前列腺摘除术中的应用体会
- 4 开展等级评审对全面推进医院工作的影响
- 5 睫状体肿物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 6 化疗联合吉西他滨治疗80例乳腺癌的疗效分析
- 7 酒精的代谢与饮酒对人体的影响
- 8 炎立消胶囊中原儿茶醛的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 9 扩大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并发穿孔幽门梗阻的体会
- 10 韦格纳肉芽肿病45例临床和病理分析
- 11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的护理干预
- 12 高危妊娠剖宫产的麻醉
- 13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复发气胸疗效影响因素分析
- 14 中药联合高压氧治疗对肥胖围绝经期女性血脂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 15 老年低血糖昏迷误诊为脑梗死临床分析
- 16 对来稿中统计学处理的有关要求
- 17 留置尿管患者尿管周围漏尿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 18 依那普利对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循环内皮细胞及脑钠素的影响
- 19 潞河中学新疆班学生痤疮发病因素病例对照研究
- 20 开放性骨折感染患者CD64指数白细胞介素-6和降钙素原测定的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