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部门: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99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08/R
邮发代号: 22-3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253-9926
- 国内刊号:14-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上皮钙黏着蛋白和 β联蛋白在胸腺瘤中的表达及意义
胸腺瘤是胸外科治疗中常见的前上纵隔的原发肿瘤,约占所有纵隔肿瘤的20%~40%,是纵隔肿瘤中常见的类型.目前对胸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并不清楚,认为胸腺瘤的发生与人体自身免疫有关,40~50岁人群多发,常并发重症肌无力.目前对胸腺瘤的研究中发现早期的胸腺瘤同样具有侵袭和转移的能力,仅仅通过组织学检查不能确定胸腺瘤的良恶性.临床学者认为30%~40%的胸腺瘤是具有侵袭性的,建议将胸腺瘤分为侵袭性胸腺瘤和......
作者:孙波 刊期: 2017- 24
-
高寒缺氧对骨质疏松症的影响的相关性研究
骨质疏松(OP)是骨科临床常见的全身性疾病之一,是以低骨量及骨组织微结构受损为主要特征的全身性系统骨病[1].OP会导致骨骼的脆性增加,从而四肢、脊柱等部位的骨折风险增加,并引起致残及致死率增高[2].高原地区因海拔高,气候寒冷,低气压导致空气含氧量比平原地区低,因此会对人体的骨质产生一定影响[3].有研究表明,高原地区的居民骨量丢失现象显著,其OP发生要比平原地区人群提前[4].缺氧会对骨组织代......
作者:焉威 刊期: 2017- 24
-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皮试液配制方法研究
青霉素类和头孢类抗菌药物同为β-内酰胺类抗生素,具有高效低毒的优点,在临床使用非常广泛.两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都可能发生过敏反应,甚至出现过敏性休克,因此,部分药品说明书、文献要求或建议进行皮试,在临床实践中,大多数医院对两类药均进行皮试且多采用护理教材中介绍的青霉素G钠的皮试液配制方法[1],即传统的皮试液配制方法.但该方法存在药品规格变化时应如何配制皮试液以及配制过程影响因素多,操作步骤繁琐等问......
作者:陈敏;杨敏;周青武 刊期: 2017- 24
-
鼠掌老鹳草与老鹳草抗腹泻药理作用的比较研究
老鹳草是我国常用中药,15版药典规定其正品为牻牛儿苗科牻牛儿苗属植物牻牛儿苗(WeodiumstephanianumWilld)、老鹳草属植物老鹳草(GeraniumwilfordiiMaxim)或野老鹳草(GeraniumcarolinianumL)的干燥地上部分.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泻痢之功效,主治风湿痹痛,麻木拘挛,筋骨酸痛,泄泻痢疾[1].鼠掌老鹳草作为老鹳草药材来源之一,药典虽未收载,......
作者:何静;尹海波;安晔 刊期: 2017- 24
-
医学期刊责任编辑 在稿件编辑校对环节与作者的沟通策略探讨
现代社会对编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工作不只是埋头编编改改的单纯工序,而是需要与社会相关层面交流互动的复杂而系统的创造性工作,这就需要编辑有很好的沟通能力.科技期刊稿件处理是一个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编辑、作者、审稿专家、主编等多种角色的参与和互动.在诸多的互动关系,编辑与作者的互动为频繁,也为关键[1].科技期刊是信息的载体,编辑是沟通的主体,在将信息传递给作者或接受信息的时候,有效的沟通起到了重要......
作者:王炳彦;董海原 刊期: 2017- 24
动态资讯
- 1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湿热中阻和肝郁脾虚证与树突状细胞表面分子和乙肝病毒-DNA病毒载量等实验指标的相关性
- 2 氧气湿化瓶消毒方法及保存时限的方法探讨
- 3 眼镜验配方法对青少年近视防治效果的观察
- 4 丹参酮注射液在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中的影响
- 5 绝经前子宫切除术对卵巢功能影响的中西医研究进展
- 6 短肠综合征的外科治疗
- 7 3 851名女职工乳腺疾病普查结果分析
- 8 胎盘早剥53例临床分析
- 9 嗜麦芽窄食单胞菌在呼吸内科和重症监护室的耐药性比较
- 10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糖尿病下肢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 11 老年人致死疾病417例分析
- 12 白及抗痨凝胶介入治疗结核性术后不愈合的临床研究
- 13 快速无通气诱导气管插管在全麻胆囊切除术中的应用
- 14 腔静脉后输尿管影像学表现
- 15 玻璃银粉与银汞合金治疗恒磨牙龋损的临床比较
- 16 阿托伐他汀钙在住院患者中的使用情况调查
- 17 尿激酶与前列腺素E1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静脉溶栓的临床观察
- 18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胆汁反流的关系
- 19 子宫内膜异位症保守手术术后联合应用戈舍瑞林的辅助性治疗作用
- 20 临床核医学的质量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