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部门: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99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08/R
邮发代号: 22-3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253-9926
- 国内刊号:14-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
2013年我院门诊口服降糖药应用分析
糖尿病是常见病、多发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问题,现今在世界范围内,糖尿病患病率、发病率和患者数量呈急剧上升态势,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11年全世界糖尿病患者数已达3.66亿,较2010年的2.85亿增加近30%。近30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高速发展、生活方式西方化和人口老龄化,肥胖率逐年上升,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也呈快速增长趋势,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达9.7%,而糖尿病前期......
作者:马李夏子;钱小亮;胡冬梅;白娟;陆杨;文爱东 刊期: 2015- 12
-
十二指肠降部胃黏膜异位一例
患者男,45岁,主因反复发作上腹疼痛1个月于2013年12月30日我院就诊。患者反酸、烧心,上腹部疼痛,于饭后明显,无明显恶心呕吐、饮食减少,二便正常。查体:血压120/80mmHg(1mmHg=0.133kPa),神志清楚,精神可,主要阳性体征为剑突下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余无特殊。辅助检查:腹部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2014年1月2日我院胃镜示胃底黏膜可见一大小约0.4cm×0.4c......
作者:王万卷;柳海军 刊期: 2015- 12
-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神经内科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目前人类死亡三大原因之一,发病率高、患病率高、病死率高、致残率高,是世界性的健康问题,由于该病患者都遗留有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其中脑缺血是引起脑卒中的主要原因,调查研究显示,87%的卒中是由脑缺血引起的[1]。缺血性脑卒中治疗早期的关键措施是血管再通,即再灌注治疗。当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heoriginalactivato......
作者:索鸿江;崔志杰 刊期: 2015- 12
-
老年患者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
桡骨远端骨折是距离桡骨下端关节面2~3cm以内的骨折,常见于6~10岁和60~75岁两个年龄阶段[1]。其中对于60~75岁之间的老年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患者中以低能跌伤占绝大多数的这种骨折的发生率逐步上升,究其原因,则与高龄女性绝经后的骨质疏松有关[2]。在我国,随着全社会人口老龄化的逐步加剧,老年人的桡骨远端骨折的发生量也在逐年增加,因此,发展针对这种病症的有效治疗......
作者:于俊 刊期: 2015- 12
-
细胞色素P450与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
了解药物代谢性相互作用,可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药学服务。药物的相互作用可发生于药物在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其中以代谢性相互作用为主,约占40%[1]。代谢性相互作用是指2种或2种以上药物在同时或前后序贯用药时,在代谢环节发生的相互作用。熟悉常见的细胞色素P450(CYP450)底物、抑制剂和诱导剂,以利于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一些配伍存在潜在的风险,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文对数据库文献进行归纳总......
作者:徐彬;杨忠英;樊洪忠;姜云达 刊期: 2015- 12
-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调查显示目前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大约为4.3/10万~8/10万,平均发病年龄为(63±16)岁,男∶女约为1∶1.6[1-3]。而随着我国逐步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总体数量的不断增大,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率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高的趋势[4]。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做了很多相应的研究,但是其具体致病机制仍然尚未明确,笔者将对原发性三叉神经痛的发病机制以及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刘培慧;刘佳妹;孙晓红 刊期: 2015- 12
-
Xpert Meb/RIF检测方法的探讨
随着分子生物学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GeneXpert在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了验证评估,XpertMeb/RIF检测技术作为一种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逐渐受到临床的广泛关注。该方法通过核酸提取、扩增和检测,将前处理后的待检标本放入密闭的反应盒中,通过上述三位一体操作程序自动给出实验结果,整个过程只需2h就可得出痰标本是否菌阳、带菌量多少、是否利福平耐药的结果[1],而传统的方法得出利......
作者:杨顺利 刊期: 2015- 12
-
Care-人乳头瘤病毒检测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
子宫颈癌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严重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子宫颈癌起源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所致[1]。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宫颈液基细胞学结合Care-HPV检测筛查宫颈癌与单行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筛查宫颈癌,了解在农村妇女宫颈癌筛查中液基薄层细胞检测(TCT)结合Care-HPV检测的重要性。......
作者:郝明鱼;周二梅 刊期: 2015- 12
-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降钙素原和C反应蛋白与肌钙蛋白I和肌红蛋白含量监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AMI)发病凶险、病死率高,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医学检验水平的不断提高,对AMI的诊断有了更早的预知,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研究表明,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其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炎症反应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1]。本研究通过对入院急救AMI患者肌红蛋白(Tyo)、肌钙蛋白I(cTnI)和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的监测和分析,为临床病情的诊断、观察和治......
作者:苗翠明 刊期: 2015- 12
-
布洛芬中对甲苯磺酸乙酯检测方法的研究
基因毒性杂质是指能直接或间接损伤细胞DNA,产生致突变和致癌作用的物质。近年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和欧洲药品局(EMA)以及中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SFDA)都要求对原料药及其制剂在生产和储存运输过程中,产生或有可能产生基因毒性杂质进行严格的讨论和分析,根据20060628EMEA/CHMP/QWP/251344/2006基因毒性杂质限度指南,基因毒性杂质限度不能超过每人1.5μg。就大......
作者:庞红霞;李春花;孙立亚;郭丽萍 刊期: 2015- 12
动态资讯
- 1 乳腺脂肪坏死的影像学诊断
- 2 小儿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
- 3 前位护理路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溶栓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
- 4 本刊加入中国知网中国全文数据库的声明
- 5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精索静脉曲张诊断中的意义
- 6 浅谈企业医院的生存和发展之路
- 7 结合雌激素配伍米索前列醇用于绝经后取器的临床观察
- 8 小剂量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围绝经期子宫肌瘤的临床体会
- 9 某县孕产妇乙型肝炎丙型肝炎梅毒和艾滋病检测结果分析
- 10 四川省综合医院住院患者跌倒监控现状调查研究
- 11 健康教育路径在皮肤软组织扩张术的应用
- 12 超声在小儿肾积水疾病中的应用
- 13 患者自控镇痛在带状疱疹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 14 三种不同腹腔镜下囊肿处理方法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术后卵巢储备功能对比观察
- 15 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保护剂治疗的研究进展
- 16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加注丙酸睾丸素抗早孕30例分析
- 17 超高频电波刀宫颈锥切术在宫颈上皮内瘤变诊治中的价值
- 18 维生素D干预临床前期类风湿关节炎的研究
- 19 结核菌培养阳性患者303例蛋白芯片技术与涂片染色的对比研究
- 20 后路经伤椎多钉固定术结合内镜下减压技术治疗腰椎爆裂性骨折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