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山西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出版部门: 《山西医药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0253-9926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14-1108/R

邮发代号: 22-38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57

出版地区 山西

出版地区 山西

订购价格 220.00

杂志荣誉 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山西医药杂志
  • 杂志名称:山西医药杂志
  • 主管单位:山西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山西医药卫生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国际刊号:0253-9926
  • 国内刊号:14-1108/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期刊收录:维普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山西医药杂志2014年第18期文章
  • 卡他莫拉菌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卡他莫拉菌是儿童上颌窦炎、中耳炎、肺炎以及成人慢性下呼吸道感染、院外社区获得性感染的第3位常见致病菌,仅次于流感嗜血菌和肺炎链球菌[1]。卡他莫拉菌为革兰阴性双球菌,在痰涂片中常存在于吞噬细胞内外,营养要求不高,菌落灰色光滑。卡他莫拉菌能够在痰液中存活>3周,人与人之间以及环境与人之间传播均可发生。本研究对临床分离的卡他莫拉菌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以期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郭慧芳;张燕军;杨志宁 刊期: 2014- 18

  • 缺氧对肾癌ACHN细胞缺氧诱导因子1α及上皮钙黏素表达的影响

    肾癌是源于肾小管或肾集合管上皮细胞的恶性肿瘤。据统计肾癌约占成人恶性肿瘤的2%~3%[1],且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但病因尚不清楚。肾癌的主要类型有肾透明细胞癌、肾乳头状腺癌、肾嫌色细胞癌等。其中肾透明细胞癌是一种常见的肾实质恶性肿瘤,约占肾癌的80%~85%左右[2],生物学行为极为复杂,对放疗和化疗均不敏感,约有40%以上患者在有效治疗后仍复发[3]。对于其发病机制及治疗的研究迫在眉睫。......

    作者:李英杰;李贵明 刊期: 2014- 18

  • 儿童屈光不正的预防

    在眼科临床工作中,60%左右的就诊患者为屈光不正,其中儿童约占50%,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儿童屈光不正的关注。笔者2010-2012年对朔州市朔城区人民医院门诊就诊的4~12岁儿童,裸眼视力<1.0的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检查、分析、跟踪,就其屈光不正的防治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现报告如下。......

    作者:赵明秀 刊期: 2014- 18

  • 脐带脱垂的紧急处理

    脐带脱垂包括隐性脐带脱垂和显性脐带脱垂。隐性脐带脱垂胎膜未破时脐带位于胎先露部前方或一侧,也称为脐带先露;而当胎膜破裂,脐带脱出于宫颈口外,降至阴道内,甚至露于外阴部,则为脐带脱垂[1]。国外报道脐带脱垂的发生率为0.1%~0.6%[2],国内报道的发生率是0.06%[3]。尽管脐带脱垂的发生率低,但一旦发生,就会增加手术产率和围生儿死亡率,同时也会增加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疾病的发生。近20年来......

    作者:韩瑞华 刊期: 2014- 18

  •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水活度测定

    注射用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是哌拉西林钠和舒巴坦钠组成复方注射用制剂,哌拉西林钠为广谱β内酰胺类抗生素,舒巴坦钠为不可逆的β内酰胺酶抑制剂。组分中,哌拉西林钠极易引湿[1]。在2013年国家计划性抽验中,样品中哌拉西林钠的β内酰胺环水解是本品降解的主要途径。目前,在我国本品涉及2种配比,2种制剂工艺。2种配比分别是哌拉西林钠与舒巴坦钠按4∶1与2∶1混合制成。2种制剂工艺,一是哌拉西林钠舒巴坦钠原料按......

    作者:崔广青;秦爱方;齐鼎铭;赵正保 刊期: 2014- 18

  • 太原市某医院 CT 机房改建项目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评价分析

    该医院为一所市属民营脑血管病专科医院,原有的一台CT机已运行10年,不能满足目前放射诊疗工作的需要,更新一台双排螺旋CT。为了解该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控制效果放射防护的情况,对该医院CT机房改建项目进行了放射防护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及建议,为医院放射卫生日常管理提供依据。实践的正当性、剂量限制和潜在照射危险限制、防护与安全的优化,使个人受照剂量大小、受照人数以及受照的可能性均保持在可以合理达到......

    作者:李跃光 刊期: 2014- 18

  • 急诊危重症记录单首页的设计及应用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症患者的重要场所,不仅接收紧急就诊的各种患者,还承担随时接收由院外转送到急诊的危重伤病员的抢救工作,并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后续救治[1]。结合临床实际,我科于2011年根据急诊专科特点自行设计危重症记录单首页,2012年进行优化,2013年1月医院批准正式投入使用,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任慧芳 刊期: 2014-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