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脚气反复发作的全面解决方案
时间:2025-07-08 09:51:41
脚气反复发作的困扰,如同野草般“春风吹又生”,明明用了药却不见效,难免让人焦躁。这种真菌感染的顽固性,往往与用药方式、生活习惯甚至药物选择密切相关。若您已尝试过达克宁、足光散等常见药物仍无改善,不妨从以下角度重新审视问题根源与解决方案。
一、用药方法是否精准?细节决定疗效
以达克宁(硝酸咪康唑)为例,其给药器设计需严格遵循“清洁-涂抹-保存”流程:使用前需用温和肥皂清洗患处并彻底擦干,避免水分残留成为真菌温床。涂抹时需用给药器精确控制0.5-1cm药膏长度,覆盖患处及周围1-2cm皮肤,像粉刷墙壁般均匀轻揉至吸收。许多人误以为“越多越好”,实则过量使用反而可能堵塞毛孔影响吸收。更关键的是疗程完整性——即使瘙痒缓解,仍需坚持每日2-3次、连续10-15天的完整周期,否则残留真菌会伺机反扑。足光散的使用同样讲究细节:药粉需用沸水完全溶解,待温度降至40℃左右(接近洗澡水温)时浸泡20-30分钟,让药物成分深度渗透角质层。若只是随意兑水冲洗,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二、药物选择是否对症?真菌也有“耐药性”
抗真菌药膏种类繁多,如咪唑类的达克宁通过破坏真菌细胞膜起效,但长期单一使用可能导致真菌产生适应性。这就好比总用同一款杀虫剂,害虫终会进化出抗药性。若脚气症状持续超过2个疗程未见改善,建议就医进行真菌镜检,明确是否为红色毛癣菌等特殊菌株,或需更换丙烯胺类(如特比萘芬)等不同机制的药物。值得注意的是,脚趾间水疱、脱皮也可能混合细菌感染,此时需配合抗生素治疗,单纯抗真菌难以奏效。
三、环境与习惯的“隐形陷阱”
真菌在潮湿环境中繁殖速度堪比雨后春笋。即使正确用药,若继续穿不透气的合成纤维袜子、共用拖鞋或未彻底烘干鞋袜,相当于给真菌建造“五星级酒店”。建议选择吸湿排汗的棉质袜,并配备两双鞋子轮换穿着,确保每双有24小时以上的通风干燥时间。健身房、泳池等公共场所的地面是交叉感染重灾区,赤脚行走后需立即用抑菌皂清洗。家庭成员间的洗脚盆、毛巾必须严格分开,避免形成“传染闭环”。
四、辅助措施:给治疗装上“加速器”
在药物之外,可尝试以下增效方式:用白醋兑水(1:3比例)每日短时浸泡,酸性环境能抑制真菌生长;症状缓解后改用茶树精油局部点涂,其天然抗菌成分可降低复发率。若脚部角质层过厚(如同给真菌盖了层盔甲),可每周用尿素软膏软化后轻磨去死皮,帮助药物直达感染深层。夜间涂抹药膏后套上纯棉袜,既能防止药物蹭掉,又能通过体温促进吸收。
五、何时该寻求专业帮助?
当出现以下情况时,提示需要升级治疗:皮肤裂口渗液、指甲变黄增厚(可能真菌入侵甲床)、发热或淋巴结肿大(细菌感染扩散信号)。皮肤科医生可能开具口服抗真菌药(如伊曲康唑),这类药物像“内部消毒剂”通过血液作用于全身,配合外用药形成立体打击。对于反复发作超过半年者,间歇性脉冲疗法(每月用药1周维持)可能是阻断复发循环的关键。
对抗脚气犹如一场持久战,既需要精准的“武器选择”,也要切断敌人的“后勤补给”。调整预期很重要——皮肤代谢周期约28天,完全修复受损屏障需要耐心。记录用药日志、拍摄患处照片对比进展,能帮助客观评估效果。记住,真正的治愈不仅是症状消失,更是让真菌失去卷土重来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