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三伏天8种养骨食材科学搭配
时间:2025-07-02 16:59:32
三伏天前后,高温潮湿的气候特点容易导致人体虚热,此时骨骼和关节的养护尤为重要。传统养生认为,白菜、萝卜等性寒食材可能加重体内湿气,不利于阳气生发,而选择温润滋补的食材则能强健筋骨、提升精气神。以下结合季节特点,为您解析8种养骨食材的科学搭配与食用建议。
一、燕麦:水溶性纤维助力骨骼代谢
作为全球公认的健康食物,燕麦富含β-葡聚糖和矿物质如钙、镁、磷,能促进钙质吸收并调节骨骼代谢。其水溶性纤维像“海绵”一样吸附肠道中的胆固醇,间接减少炎症对关节的损害。建议搭配牛奶或枸杞煮粥,既缓解夏季虚火,又为骨骼提供持续能量。
二、黑豆与核桃:植物蛋白与不饱和脂肪酸的黄金组合
黑豆的异黄酮可模拟雌激素作用,延缓骨质疏松;核桃中的ω-3脂肪酸则像“关节润滑剂”,减轻运动磨损。两者共同食用(如黑豆核桃露)能增强骨密度,尤其适合潮湿天气下关节僵硬的群体。
三、枸杞与山药:滋阴润燥的养骨搭档
阴虚体质者在夏季易出现燥热伤津,枸杞的玉米黄素和山药黏液蛋白可协同滋养骨髓,改善腰膝酸软。推荐将山药蒸熟后拌入枸杞蜂蜜,或与银耳同炖,形成“黏稠保护层”养护关节软骨。
四、红枣与黄芪:补气生血的动力引擎
红枣的铁和黄芪的多糖成分能促进血液循环,如同为骨骼“充电”,缓解湿热导致的乏力。黄芪红枣茶(加少许燕麦)可提升血氧输送效率,帮助肌肉和骨骼快速恢复活力。
五、银耳:胶原蛋白的天然补给站
银耳中的植物胶原虽不同于动物源性,但其多糖结构能刺激成骨细胞活性,搭配燕麦或百合炖煮,可形成“胶质网”强化骨骼韧性。
饮食禁忌与替代方案
白菜、萝卜性寒,过量食用可能抑制脾胃运化,建议用清炒山药或燕麦蔬菜饼替代。若虚热症状明显,可减少核桃用量,增加银耳、枸杞等凉润食材的比重。
场景化搭配示例
早餐:燕麦枸杞粥配蒸山药;午餐:黄芪红枣炖鸡腿(去油腻);晚餐:黑豆核桃浓汤佐银耳沙拉。通过温凉平衡的膳食结构,既能应对高温湿气,又能为骨骼打下坚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