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打呼噜侵蚀骨骼健康的隐秘危机

时间:2025-06-24 14:34:23

在多数人眼中,打呼噜不过是影响他人休息的“噪音制造器”,或是呼吸不畅的普通表现。但近年研究发现,这种看似寻常的睡眠障碍,正悄然侵蚀着人体最坚硬的支撑系统——骨骼。当鼾声穿透黑夜,它带来的不仅是睡眠片段的碎裂,更是一场关乎骨骼质量的慢性危机。

夜间呼吸断点背后的蝴蝶效应

打呼噜的本质是上呼吸道气流受阻引发的振动现象,通常由肌肉松弛或脂肪堆积导致。这种气流不畅使人体在夜间反复经历“呼吸断点”,每次呼吸暂停都会触发微觉醒机制以重启呼吸,导致睡眠周期被打断成零散的片段。就像不断重启的电脑无法完成系统更新,碎片化的睡眠使身体错失深度睡眠阶段的黄金修复期,直接阻碍生长激素的脉冲式分泌——这种激素不仅是儿童长高的关键,更是成年人维持骨代谢平衡的核心调节因子。

生长激素工厂的停工警报

深度睡眠阶段堪称人体的“生长激素工厂”,约70%的激素分泌在此阶段完成。研究数据显示,长期打呼噜者的生长激素分泌量可能骤降20%-30%,相当于每天有1/4的骨重建工程被迫停工。这种激素匮乏直接削弱成骨细胞的活性,就像建筑工地突然失去半数工人,新骨形成速度难以追赶旧骨吸收速度。更危险的是,呼吸暂停引发的间歇性缺氧如同慢性毒药,持续抑制维生素D的活化过程,使得钙质吸收效率大幅降低。

骨骼微观世界的崩塌预演

当这种状态持续3-5年,骨骼的微观结构开始显现危机征兆。骨小梁逐渐变细断裂,骨皮质出现蜂窝状空隙,整个骨骼系统如同被白蚁侵蚀的木结构。临床数据显示,严重打鼾人群的骨密度年下降速度可达正常人群的2-3倍,骨折风险提升40%以上。这种改变在承重骨表现尤为明显,股骨颈和腰椎如同长期超负荷的桥梁,随时可能发生结构性坍塌。

阻断恶性循环的三重防线

打破这种恶性循环需要建立立体防御体系。首要任务是改善气道通畅度,通过体位调整、减重等方式减少呼吸暂停频率,为深度睡眠创造基础条件。针对已出现的骨量流失,除常规补充钙和维生素D外,更需要关注维生素K2的协同作用——这种“骨骼导航员”能精准将钙质引导至骨骼而非血管,动物实验显示其可使骨钙沉积效率提升3倍。对于鼾症严重者,持续正压通气治疗不仅能改善缺氧,还可通过恢复睡眠结构间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形成治疗闭环。

当深夜的鼾声不再被忽视,当骨骼的预警获得及时响应,这场无声的侵蚀才可能真正终止。医学界正在探索更精准的监测手段,从唾液生长激素检测到可穿戴骨代谢监测设备,科技赋能下的个性化干预方案或将改写打鼾与骨骼健康的关联叙事。毕竟,守护骨骼健康不仅需要钙质的堆积,更需要每个安睡夜晚的完整馈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