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夏日空调使用指南:告别空调病,健康又凉快
时间:2025-05-27 15:12:50
夏天一到,空调就成了救命神器,但吹久了总有人抱怨头疼、鼻子堵、关节酸痛,甚至反复感冒。这些“空调病”其实不是空调的错,而是我们用错了方式。今天就来聊聊,怎么把凉快和健康同时揣进兜里。
温度控制:别让身体坐过山车
把空调调到26-28℃是最舒服的区间,这个温度既不会让汗珠子吧嗒掉,也不会冻得直哆嗦。关键是要控制室内外温差别超过7℃,比如外面35℃,屋里突然降到24℃,血管猛地一收缩,头疼立马找上门。就像从火炉跳进冰窟窿,再结实的身体也扛不住这么折腾。晚上睡觉可以调高1-2℃,搭配薄毯子更保险。
风向玄学:冷风也会“拐弯”
对着脸吹空调的人,十个有九个会打喷嚏。空调出风口要调成向上或水平方向,实在不行就花十几块钱装个挡风板,让冷风先撞墙再慢慢飘下来。重点保护后颈、膝盖这些“怕冷特区”,办公族可以在抽屉备条丝巾,感觉凉了就搭脖子上。记住一个原则:凉而不冷,才是最高境界。
换气秘诀:给房间“透口气”
密闭空间吹空调超过3小时,空气比地铁车厢还浑浊。每两小时开窗10分钟,新鲜空气能冲淡霉菌和二氧化碳。如果嫌开窗热,可以把风扇放窗边往外吹,形成简易换气系统。晚上睡觉前务必关空调开窗半小时,否则第二天起来嗓子干得像撒哈拉——这可是细菌最喜欢的干燥环境。
清洁陷阱:看不见的细菌工厂
滤网发黑的空调,吹出来的风都是带“佐料”的。每年夏天开机前要深度清洗滤网,用中性洗涤剂泡半小时,冲干净再暴晒杀菌。更专业的蒸发器清洁可以找售后,毕竟那里藏着的霉菌军团,可能就是让你咳嗽的元凶。别忘了顺带擦擦电扇叶片,这些电器都是隐形的灰尘收集器。
关节保卫战:和“人造寒风”和解
关节痛的人吹空调,就像在伤口上撒冰渣。中医说的“寒湿入体”就是这个道理——低温会让肌肉血管收缩,关节滑液变黏稠,骨头缝里像灌了胶水。建议穿七分裤时套个护膝,在办公室放件开衫。如果已经觉得膝盖发僵,可以用手掌快速摩擦发热再捂在关节上,相当于给生锈的齿轮滴润滑油。
感冒迷思:空调不背锅
很多人以为吹空调直接导致感冒,其实是低温削弱了局部免疫力,让病毒有机可乘。就像熬夜不会直接生病,但会让防御系统打瞌睡。关键要避免满头大汗时突然冲进空调房,先用毛巾擦干再慢慢降温。体质弱的人可以喝点姜枣茶,生姜里的姜辣素就是天然的“暖气片”。
最后提醒大家,空调房里放盆水或加湿器,湿度控制在40%-60%,皮肤和呼吸道才不会抗议。毕竟我们追求的不是北极的严寒,而是树荫下的清凉——那种带着微风和青草香的夏天,才是记忆里最舒服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