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基层医生薪酬涨50!卫健委重磅决策揭秘

时间:2024-12-12 17:16:30

近年来,基层医疗体系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随着国家对基层医疗体系的不断重视,近期,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卫健委)召开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会议,决定实施一系列针对基层医疗机构的改革措施。这次会议的核心内容包括提高基层编制薪酬、经费补助提升50%以及特定基层医生迎来的一系列好消息,标志着我国基层医疗体系即将迎来一场深刻的变革。

长期以来,基层医疗人员面临着待遇不高、工作条件艰苦、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基层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国家卫健委在本次会议上明确表示,将采取措施提高基层医务人员的工资水平,完善编制分配机制,职称晋升制度也将得到优化。这些措施的实施,无疑将为基层医疗人员带来实质性的好处,增强他们的职业吸引力和归属感。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县管乡用”制度的推行将是本次改革的一大亮点。这一制度旨在打破传统的用人机制限制,允许县级医院管理和使用乡镇卫生院的人员,从而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这不仅能够缓解基层医疗机构人才短缺的问题,还有助于提高基层医疗服务的整体水平。

对于村医这一特殊群体,国家卫健委也给予了特别的关注。村医作为农村地区医疗服务的关键力量,其待遇和养老保障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为此,国家卫健委承诺动态调整村医补助,并着手解决他们的养老保障问题,以稳定村医队伍,保障农村地区的医疗服务供给。

在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方面,国家卫健委提出了加强培训、引进新技术和设备等措施。通过这些举措,基层医生将有机会接受更专业的培训,掌握更先进的医疗技术和知识,从而更好地服务于广大人民群众。同时,这也意味着基层医疗机构将更加现代化,能够提供更为全面和高效的医疗服务。

对于基层医生来说,这次改革无疑是一个巨大的鼓舞。它不仅意味着他们的生活待遇将得到改善,更重要的是,它将为他们的职业生涯开辟新的可能。在这个充满挑战和机遇的时代,基层医生的作用愈发凸显,他们的专业技能和人文关怀将成为推动医疗体制改革和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重要力量。

国家卫健委的这一系列决策和措施,是对基层医疗体系的一次重大调整和完善。它们不仅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基层医疗人员的一些关键问题,也为我国基层医疗事业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些政策的推动下,我国的基层医疗服务将更加公平、高效和人性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