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学术写作:从烂初稿到优论文的蜕变
时间:2025-08-04 16:44:19
在学术写作领域,一个颠覆性的观点正在被越来越多研究者验证:高质量的论文往往始于糟糕的初稿。这种看似矛盾的写作哲学,实则暗合认知科学规律——当我们放弃对"完美初稿"的执念时,反而能更高效地产出具有学术价值的成果。
完美主义陷阱:学术生产力的隐形杀手
心理学研究显示,92%的研究生经历过因追求完美而产生的写作障碍(Silvia, 2007)。这种"一次成型"的思维定式会导致三种典型症状:文献综述阶段的过度收集(平均浪费37%研究时间)、方法部分的过度修饰(增加42%无效工作量),以及结果讨论时的过度谨慎。就像雕塑家试图直接用大理石雕刻完美作品,却忽略了黏土草稿的必要性。
科学摆烂法:反常识写作策略
剑桥大学写作中心提出的"脏稿原则"(Draft Zero)建议:初稿阶段应主动降低标准,允许出现三种"合理缺陷":
1.不完整的引用格式(用[XXX]占位)
2.口语化的过渡段落(如"这里需要补实验数据")
3.不精确的术语表达(标记为待修正术语)
这种策略使写作速度提升2.3倍(Nature Writing Survey, 2022),相当于用素描代替工笔,先搭建论文的骨骼框架。
快速成稿的实践工具箱
实施高效初稿写作可遵循"三明治法则":
晨间90分钟自由写作(不暂停、不修改)
午后30分钟结构化(用颜色标记缺失部分)
晚间15分钟语音批注(记录即时思考)
牛津大学实验数据显示,采用该方法的博士生比传统写作组提前11.6天完成论文(p<0.01)。关键在于将写作视为迭代过程,如同软件开发的敏捷模式——先推出可运行的beta版本,再持续优化。
从烂初稿到优论文的转化路径
优质论文的进化遵循"20-60-20"定律:用20%时间完成60分初稿,60%时间提升至80分,最后20%时间打磨至95分。具体操作可分三阶段:
1.垃圾回收阶段(48小时内):标红逻辑断裂点
2.材料精炼阶段(第3-5天):将口语化表述转为学术语言
3.抛光阶段(第6-7天):用"陌生化阅读"检测流畅度
哈佛医学院的案例表明,这种有策略的"摆烂"能使论文接收率提高28%,因为评审专家更看重思维脉络的完整性而非表面精致度。
这种写作范式的转变,本质上是将认知资源重新分配——把原本消耗在焦虑中的能量转化为生产力。当研究者理解"烂初稿"不是能力缺陷而是必要策略时,学术写作才能真正成为知识创造的加速器而非障碍。正如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理查德·费曼所言:“科学发现的第一法则,就是准备好写下最愚蠢的初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