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儿童用药市场趋势与2030展望

时间:2025-07-15 14:15:01

近年来,我国儿童用药市场呈现出快速扩张态势,2017-2022年销售规模从336亿元攀升至417亿元,零售终端增速尤为显著,市场份额已超越等级医院。然而,2021年儿科药物仅占医药总市场的5.9%,仍低于全球平均水平,暗示着巨大的未饱和空间。全球市场同样保持增长,2013-2018年复合增长率达3.76%,2018年规模约973亿美元,为国内发展提供了可参照的坐标系。本文将围绕数据、趋势与政策三维度,剖析2025-2030年行业演变逻辑。

一、市场规模与增长动力:从“小众人群”到战略高地

儿童用药市场正从边缘走向核心。以当前增速推算,2030年国内市场规模有望突破600亿元,相当于每年新增一个中型药企的体量。这一增长背后是三重驱动力:

1.人口结构变化:尽管新生儿数量波动,但家长对儿童健康投入的“溢价效应”显著,单客消费能力持续提升;

2.疾病谱演变: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疾病用药占比超60%,但神经系统疾病(如多动症)和罕见病用药需求增速更快,年增长率达15%-20%;

3.渠道变革:零售药店与电商渠道份额已超医院,像毛细血管般渗透至低线城市,推动可及性提升。

二、技术革命与产品创新:打破“小大人用药”困局

传统儿童用药常被调侃为“三分之一的片剂,二分之一的水”,剂型单一问题突出。未来五年,技术突破将重构产品形态:

生物制药:单克隆抗体药物在儿童哮喘、特异性皮炎领域进入临床Ⅲ期,靶向治疗精准度堪比“基因剪刀”;

个性化制剂:口腔崩解片、微球缓释技术等创新剂型占比预计从目前的12%提升至30%,解决婴幼儿吞咽难题;

数字疗法辅助:依托AI的用药依从性管理系统,可降低30%的误服风险,成为处方外的新增值点。

三、政策杠杆:从“被动合规”到主动布局

政策环境如同无形的手,既塑造市场边界,也催生新机遇。2019年三级医院考核将辅助用药占比纳入指标,间接推动儿童专用药研发。当前政策影响呈现双面性:

约束层面:药占比考核趋严,倒逼医院优化用药结构,仿制药“带金销售”模式逐步退出;

激励层面:创新药优先审评、税收优惠等政策形成“绿色通道”,例如某儿童白血病新药获批时间缩短60%,政策红利可见一斑。企业需建立政策雷达系统,提前预判如DRG付费改革对细分病种用药的影响。

四、未来战略:构建“三角支撑”体系

面对2030年市场,企业需在三个维度建立护城河:

1.数据资产化:通过真实世界研究(RWS)积累儿童用药数据,破解临床试验招募难的瓶颈;

2.生态协同:与母婴平台、学校医疗机构共建健康档案,实现从药品供应商到健康管理者的角色跃迁;

3.政策响应力:设立专职团队解读政策,例如国务院提出的绩效考核指标变化,可能隐藏着辅助用药替代机会。

这场关于“小药片”的大变革,本质是医疗公平与商业价值的再平衡。当技术突破、政策引导与市场需求形成共振,儿童用药行业将真正告别“缩小版成人药”的尴尬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