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七大用药陷阱威胁健康

时间:2025-07-15 09:46:14

在繁忙的现代生活中,药品如同双刃剑,用对了是救命稻草,用错了则可能成为健康杀手。世界卫生组织数据显示,全球约半数患者存在用药错误,而不合理用药导致的死亡人数甚至超过某些传染性疾病。这些触目惊心的数字背后,往往隐藏着容易被忽视的用药陷阱。

陷阱一:见好就收的停药习惯

感冒症状刚缓解就停用抗生素,如同消防员扑灭明火后立即撤离,任由暗火复燃。这种自行停药行为是催生超级细菌的温床,北京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研究发现,我国门诊患者抗生素疗程不足率高达63%,直接导致细菌耐药性以每年12%的速度递增。就像用半壶开水泡茶,既浪费资源又得不到效果。

陷阱二:越多越好的剂量误区

某三甲医院接诊的肝损伤病例中,38%源于超剂量服用感冒药。对乙酰氨基酚每日超过4克就会引发急性肝坏死,这个过程就像给汽车加注过量机油,非但不能提升性能,反而会堵塞发动机。美国FDA曾统计,每年因止痛药过量导致的急诊病例超过10万例,其中多数患者抱着"加倍用药好得快"的错误心态。

陷阱三:叠罗汉式的重复用药

同时服用多种含相同成分的感冒药,相当于给身体同时开动三台抽水机抽取同一口井。某省会城市调查显示,26.5%的居民会同时使用2种以上感冒药,却不知这会使对乙酰氨基酚摄入量超标6-8倍。就像给气球充气时多个气筒同时工作,看似效率高,实则爆炸风险剧增。

陷阱四:抗生素当"万能消炎药"

将阿莫西林用于病毒性感冒,好比用渔网捕捉空气。我国抗生素人均使用量是欧美国家的3倍,但临床有效使用率不足45%。这种滥用直接导致肺炎链球菌等常见病菌的耐药率突破80%,相当于不断给病菌"军训",培养出更强大的"超级士兵"。

陷阱五:维生素的甜蜜陷阱

把维生素片当糖果服用,日积月累可能引发"维生素过载症"。某体检中心数据显示,长期超量服用维生素E的人群,脑出血风险增加22%,这就像给植物过度施肥,不仅不能促生长,反而会造成烧根。脂溶性维生素在体内蓄积时间可达3-6个月,远超水溶性维生素的代谢周期。

陷阱六:偏方验方的盲目信任

用何首乌泡酒治白发反致肝衰竭的案例,在肝病科年接诊量中占比15%。传统药材未经炮制直接使用,犹如生吃发芽马铃薯,看似天然实则危险。某省中医院调研发现,63%的中毒病例源于民间偏方,其中重金属超标问题尤为突出。

陷阱七:保健品的心理依赖

把蛋白粉当饭吃的中老年人,肌肉流失速度反而比正常饮食者快1.5倍。这就像用装饰画替代承重墙,表面光鲜实则结构危险。中国消费者协会报告显示,31%的保健品使用者会出现替代正常治疗的"心理依赖效应",这种本末倒置的保健方式正在掏空很多人的健康基础。

合理用药的智慧在于理解:药物是精密的化学信使,多一分则毒,少一分则无效。就像交响乐团的演奏,每种乐器都需要在正确的时间发出恰当的音量。建立用药记录本、遵循医嘱复查、使用分药盒等实用技巧,能帮助避开这些隐形陷阱。记住,最贵的药不一定最好,最适合的剂量才是黄金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