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海正药业三箭齐发布局千亿蓝海

时间:2025-06-27 09:50:50

在医药行业的激烈竞争中,海正药业正以战略性的布局和差异化的产品矩阵,悄然切入多个千亿级蓝海市场。这家老牌药企不再满足于传统赛道的缓慢增长,而是通过创新药、合成生物学、宠物医疗等新兴领域的三箭齐发,展现出成为市场龙头的野心。其2024年动保业务67%的营收增速,以及合成生物学子公司3.5亿元的注册资本投入,无不彰显着转型的决心。

宠物医疗:从驱虫药到疫苗的生态闭环

当中国宠物医疗市场规模突破千亿时,海正药业旗下海正动保已悄然打造出9个千万级单品。其中驱虫药海乐妙连续多年销售额破亿,成为细分领域的隐形冠军。更值得关注的是,其宠物疫苗产品云圆清的崛起,标志着公司从治疗向预防领域的延伸,形成了完整的宠物健康管理闭环。这种产品组合策略类似于智能手机厂商通过硬件+软件的生态绑定,极大提升了用户粘性和复购率。2024年越南市场对海乐旺的批准,以及东南亚、中东的拓展计划,更将这一蓝海市场的边界推向全球化。

合成生物学:3.5亿元押注第三次生物革命

在台州成立的澐生合成生物科技公司,是海正药业布局未来生物制造的关键落子。这个注册资本达3.5亿元的中外合资企业,专注于被称为第三次生物技术革命的合成生物学领域。简单来说,这项技术就像给细胞编写程序代码,通过重新设计生命体的代谢路径,实现像麦角硫因这类高附加值化学品的微生物工厂化生产。目前全球90%的麦角硫因依赖该技术生产,而海正药业通过自主研发与合作并行的模式,预计下半年就有首批产品落地。这种对前沿技术的快速产业化能力,正是其区别于传统药企的核心竞争力。

国际战略:原料药优势下的全球棋局

依托原料药出口的传统优势,海正药业正在下一盘全球市场的大棋。其国际业务聚焦巴西、中东+北非、独联体+东欧三大战略区域,同时筹备日本和东南亚市场的渗透。这种区域选择极具针对性——既包含医药需求旺盛的新兴市场,也涵盖监管门槛高的成熟市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公司在上海建设的创新药物研发中心即将投入使用,配合美国研发基地形成跨时区的研发网络。这种全球化研发布局,就像在医药创新的赛道上设置了多个加速引擎,能够快速响应不同市场的临床需求。

研发管线:双轮驱动的产品金字塔

海正药业构建了创新药、仿制药、原料药三足鼎立的研发体系,并以医美大健康作为潜在增长点。这种产品结构类似于金字塔模型:底层是现金流稳定的仿制药和原料药,中层是高技术壁垒的创新药,顶层则是爆发力强的医美产品。临床价值与市场价值双轮驱动的策略,确保了每个研发项目既符合医疗需求本质,又具备商业化潜力。目前公司在台州、上海、杭州、美国四地建立的研发中心,形成了从基础研究到临床转化的完整创新链条。

竞争破局:在红海中寻找蓝海切口

面对恒瑞医药等巨头的竞争,海正药业选择了差异化突围路径。在宠物医疗领域避开人用药的红海竞争,在合成生物学领域抢占生物制造的技术制高点。这种战略类似于军事上的迂回战术,通过在边缘市场的持续创新,最终形成对主流市场的反向包围。肖卫红等核心管理层的任命,将进一步强化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在创新药和国际化方面的执行效率。

随着医疗行业进入转型深水区,海正药业的多元化布局正显现出协同效应。动物保健业务提供的稳定现金流,支持着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的研发投入;国际化网络又为创新产品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这种长短结合、内外联动的战略架构,使其在千亿级赛道的竞逐中逐渐显现出龙头相。正如行业分析师所言,在医疗行业的变革窗口期,能够灵活整合技术与市场的企业,终将在重新洗牌的格局中占据有利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