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藿香正气散:祛暑湿调脾胃的千年良方

时间:2025-06-26 10:18:07

夏季的湿热气候常让人感到头重如裹、胸闷腹胀,甚至出现恶心呕吐或腹泻,这些症状背后往往隐藏着脾胃被湿浊困阻的病理机制。此时,一剂传承千年的经典方剂——藿香正气散,便如同为身体打开一扇通风除湿的窗,既能驱散表邪,又能调理中焦气机。其组方精妙之处在于融合了解表与化湿的双重作用,犹如一把兼具扫帚与风扇功能的工具,既清扫体内黏腻的湿浊,又促进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的动态平衡。

解表化湿:破除暑湿的第一道防线

当夏季风寒夹杂湿气侵袭体表时,人体会出现恶寒发热、头痛身困等"外湿"症状。藿香正气散中的广藿香作为君药,其芳香之气能穿透湿浊,如同在闷热的房间点燃一支醒神香,既能发汗解表,又可化湿醒脾;配伍紫苏叶与白芷,三味药形成"解表铁三角",紫苏叶的辛温特性可驱散肌表风寒,白芷则专攻头面湿浊,特别适合缓解夏季吹空调受凉后出现的头重如裹。现代药理研究证实,这些成分能显著抑制肠痉挛,其解痉效果接近西药阿托品,这解释了为何服药后腹胀腹痛能快速缓解。

理气和中:重建脾胃的升降之枢

湿浊内困脾胃时,常见腹胀如鼓、呕吐泄泻等"内湿"症状。方中白术、茯苓这对"健脾黄金搭档",像干燥剂般吸收胃肠多余水分;陈皮、厚朴则如同疏通下水道的工具,通过行气消胀恢复胃肠蠕动功能。更精妙的是大腹皮的运用,这味槟榔外果皮制成的药材,具有独特的"双向调节"作用——既能消除胀满又不伤正气,配合半夏的降逆止呕功效,对暑天饮食不洁引起的呕吐腹泻尤为有效。研究发现,该方剂能阻断组胺和乙酰胆碱诱导的肠痉挛,这正是其快速止吐镇痛的现代科学依据。

组方智慧:四时感冒的立体解决方案

藿香正气散的配伍结构暗含"三焦同治"的思维模式:上焦(肺系)由桔梗宣发肺气,中焦(脾胃)靠藿香、陈皮等调理气机,下焦(肠腑)则通过大腹皮、茯苓通利二便。这种立体化作用网络使其不仅适用于暑湿感冒,对四季常见的胃肠型感冒也有显著效果。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夏季使用时可配合热饮发汗,而春秋季应用则宜温服和胃,体现中医"因时制宜"的辨证思想。现代剂型改良中,酒精型制剂更利于发散表邪,而无酒精版本则适合驾车人群或儿童,选择时需辨明体质与需求。

使用警示:超越常识的认知边界

虽然藿香正气类药物被奉为"家庭常备药",但存在两大使用误区:一是将暑热证(高热烦渴)误作暑湿证处理,反而可能加重病情;二是忽视酒精成分与头孢类药物的相互作用。对于空调房受凉伴胃肠不适者,该方堪称对症良药;但若出现明显脱水或电解质紊乱,则需结合补液治疗。孕妇及阴虚火旺者慎用,服药期间忌食生冷油腻,以免影响药效发挥。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剂源自宋代《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的古老配方,依然以其严谨的组方逻辑和确切的临床疗效守护着人们的健康。当暑湿成为影响生活质量的隐形杀手时,正确理解并应用藿香正气散,无异于掌握了一把打开夏季养生之门的金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