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医疗乱象整治风暴:卫健委重拳出击,多家医院违规遭严查

时间:2025-05-30 16:07:17

近日,央视一则重磅曝光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大批医院因存在严重违规行为,被卫健委正式立案查处。这一行动不仅彰显了国家对医疗领域乱象的零容忍态度,也再次敲响了医疗行业规范管理的警钟。此次被曝光的医院,涉及违规收费、过度医疗、虚假宣传等多种问题,相关部门依法采取了一系列严厉的处罚措施,包括责令整改、罚款以及吊销执照等。

一、查处风暴席卷医疗行业

随着央视的曝光,一场针对医疗行业违规行为的查处风暴迅速席卷全国。多家医院因存在严重的违法违规行为,被卫健委列入了“黑名单”。这些医院中,不乏一些曾经名声在外的医疗机构,如今却因管理不善、逐利心切而走上了违法的道路。

据调查,这些医院存在的问题多种多样,但主要集中在违规收费、过度医疗、虚假宣传三个方面。违规收费方面,部分医院存在自立项目收费、超标准收费、重复收费等行为,严重侵害了患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过度医疗则体现在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顾患者实际病情,盲目开展检查、治疗,甚至存在“小病大治”的现象。而虚假宣传更是屡禁不止,一些医院为了吸引患者,夸大治疗效果,误导消费者,严重破坏了医疗行业的诚信体系。

二、责令整改:给医院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面对医院的违规行为,卫健委并没有一概而论地采取最严厉的处罚措施,而是根据情节轻重,给予了部分医院责令整改的机会。责令整改并非一项确定的惩罚措施,而是要求当事方纠正违法行为或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修正。这一举措体现了监管部门“教育为主、惩戒为辅”的原则,旨在通过引导医院自我反省、自我纠正,实现医疗行业的自我净化。

责令整改并不意味着轻松过关。被责令整改的医院必须制定详细的整改计划,并严格执行。整改期限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并在整改通知书中明确。整改期间,医院需要定期向监管部门报告整改进展情况,接受监督检查。若未能按期整改到位,将面临更严重的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执照等。

三、罚款与吊销执照:对严重违规行为的严厉打击

对于情节严重、影响恶劣的违规行为,卫健委坚决采取了罚款、吊销执照等严厉的处罚措施。这些措施不仅是对违规医院的一种惩戒,更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一种警示。

以无锡虹桥医院为例,该院因伪造、篡改、销毁病历资料、骗保等行为被无锡市医疗保障局罚款5895万余元,并被无锡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这一处罚决定无疑给所有存在侥幸心理的医院敲响了警钟:一旦触犯法律红线,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

同样,山西省五家医院因涉嫌欺诈骗保问题也被国家医保局通报,并受到了相应的行政处罚。这些案例表明,无论是公立医院还是民营医院,只要存在违规行为,都将难逃法律的制裁。

四、深挖根源:医疗乱象背后的多重因素

医疗乱象的产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其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因素和深层次矛盾。一方面,随着医疗市场化的推进,一些医院为了追求经济效益,不惜牺牲患者的利益,导致医疗服务质量下降、医疗费用攀升。另一方面,医疗监管体系尚不完善,监管力度不足、监管手段落后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医疗乱象的滋生。

部分医务人员职业道德缺失、法律意识淡薄也是导致医疗乱象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医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无视患者权益和职业操守,从事违规收费、过度医疗等行为,严重损害了医疗行业的形象和公信力。

五、加强监管与自律并行不悖

要彻底根治医疗乱象,既需要政府加强监管力度,完善监管体系,也需要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加强自律意识,提高职业道德水平。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对医疗领域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医疗监管体系,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同时,加强执法力度,对违法违规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纵容。此外,还应建立医疗信用评价体系,将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信用状况与评优评先、职称晋升等挂钩,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另一方面,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也应加强自律意识,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规范。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和监督机制,加强对医务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医务人员则应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观,以患者为中心,秉持医者仁心,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六、结语:共筑医疗诚信防线

医疗行业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安康,是社会关注的焦点和热点。此次卫健委对大批医院的立案查处,不仅是对违规行为的一次严厉打击,更是对整个医疗行业的一次深刻反思和警醒。我们相信,在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医疗行业一定能够克服当前的困难和挑战,迎来更加健康、有序的发展。让我们携手共筑医疗诚信防线,为构建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