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86岁护士遭骂,背后真相是啥?

时间:2025-05-21 15:21:26

在当今社会,网络热搜往往能迅速聚焦公众的目光,引发广泛的讨论与思考。近日,一位86岁的护士被骂上热搜的事件,犹如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也让我们对职场中的代际差异、责任分配以及职业精神等诸多问题有了更深的思索。

这位86岁高龄仍坚守在护理岗位的护士,本应是受到敬重的对象。护士这个职业,无论年龄大小,都肩负着救死扶伤的神圣使命。从风华正茂到耄耋之年,她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护理事业,其间积累的丰富经验无疑是宝贵的财富。然而,此次却因一些网友的吐槽引发了争议,关键原因在于部分网友认为她坐在办公室,而让年轻人去“扛雷”。

深入剖析这一现象,我们首先要认识到职场中的确存在不同的分工安排。在医疗领域,不同资历和身体状况的工作人员通常会被合理调配到不同的岗位。对于一位86岁的护士而言,或许她由于身体机能的限制,无法像年轻护士那样长时间地奔波在病房,从事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但她坐在办公室,并不意味着就脱离了工作核心。很有可能,她是凭借着自己多年的经验,在后台为整个护理团队提供指导、协调资源或者处理一些需要丰富阅历才能应对的复杂事务。就如同一个知识宝库,年轻护士们在遇到棘手问题时,能从她那里获取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从代际差异的角度来看,老一辈的工作者和年轻一代在工作观念上确实存在碰撞。老一代工作者成长于艰苦的环境,他们更强调吃苦耐劳、无私奉献,对于工作的执着往往体现在坚守岗位上。而年轻一代,在追求职业发展的同时,也更加注重公平合理的分工和自身的职业成长空间。当看到老一辈在相对轻松的岗位上,而自己却在一线承担繁重任务时,容易产生心理落差。这种落差并不是对老一辈工作者的不尊重,而是对职业发展均衡性的诉求。

在责任分配方面,这是一个需要精细化管理的课题。医疗机构在安排工作时,应该充分考虑到员工的身体状况、专业技能和职业发展阶段。对于高龄护士,可以合理利用他们的经验优势,同时为年轻护士提供更多在实践中锻炼和成长的机会。比如,建立师徒制度,让高龄护士一对一地指导年轻护士,使年轻护士在传承经验的同时,也能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路径。这样既能避免出现一方觉得另一方在“坐享其成”的情况,又能促进整个护理团队的和谐发展。

我们还需要重新审视职业精神的内涵。职业精神不仅仅是拼搏在一线,也包括在适合自己的岗位上发挥最大的价值。86岁的护士在自己的岗位上,无论是通过经验传承还是后勤保障,都是在为护理事业贡献力量。而年轻护士在一线面对病患,也是在践行自己的职业使命。每一代人都有各自的责任与担当,不能简单地用是否在一线工作来衡量其职业价值的高低。

对于这位86岁护士被骂上热搜的事件,我们应该以理性的态度去看待。它不仅仅是一个个体遭受网络舆论攻击的案例,更是反映了职场中深层次的问题。我们需要在尊重老一辈工作者贡献的基础上,优化职场分工,促进代际沟通与合作,让每一个年龄段的工作者都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共同推动行业的发展。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营造一个更加和谐、公正、充满活力的职场环境,避免类似的争议再次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