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医药杂志

期刊简介

               《山西医药杂志》是山西省创刊最早的综合医学期刊,有近四十年的历史,具有载文量大、信息面广、内容丰富、印刷质量上乘的特点,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之一,在省内多次被评为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山西医药杂志》的前身为《山西医学杂志》,创刊于1957年6月,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医学杂志社出版发行。该刊为综合性医学期刊,16开,64页,全国公开发行。总编邵象伊,副总编3人,常务编辑4人。1966年9月《山西医学杂志》停刊,10年间,编辑出版10卷38期。1972年,恢复《山西医学杂志》并更名为《山西医药》,以内部期刊赠送全省各级医疗卫生单位。1974年2月,《山西医药》更名为《山西医药杂志》,继续以内部刊物向全省各地发送。1976年10,《山西医药杂志》(双月刊)向全国公开发行,发行量达到1万多册。1984年《山西医药杂志》从山西卫生报刊编辑部独立,定编5人/1985年,该刊增设胶印插页,主要文章附中、英文摘要,质量明星提高。1989年《山西医药杂志》被评为山廿省优秀科技期刊,同日本东洋医学社建立互换关系,发行量每期突破2万册,居国内省级医学期刊之首。《山西医药杂志》现为双月刊,大16开,88页,期定价为3.50元,双月1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国际标准刊号 ISSN 0253-9926  中国标准刊号CN14-1108/R  邮发代号22-38  编辑部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华门23号 邮编030013。本刊由中华医学会山西分会主办,山西省卫生厅主管,现任社长兼总编:董海原,主要读者对象为各级医疗卫生技术人员和医学院校师生。多年年,《山西医药杂志》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坚持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侧重普及;坚持理论与实用相结合,注重实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立足山西,面向全国,为山西能源重化工基地建设股务,为全国股务”的办宗旨引导下,为宣传和政府的科技方针政策,传递医学信息,开展学术交流,促进医学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山西医药杂志》1992年9月被《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列为综合性医药、卫生类核心期刊(第32位);1989年被评为山西省优秀期刊;1990年获优秀期刊提名奖;1992、1993年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5-2002年连续被评为山西省一级期刊;1998年被共青力省委、山西省卫生厅授予“青年文明号”称号;1999年获山西省第二届书刊装帧艺术作品三等奖。2002年获国家级“青年文明号”。                

2025职称评审变简单?3成红利揭秘!

时间:2025-05-13 09:24:22

在众多职场人士关注的职业发展道路上,职称评审一直是备受瞩目的重要环节。然而,2025 年的职称评审却传来令人振奋的消息——突然变简单了!这一变化背后,隐藏着三大红利,有望让职称评审的通过率暴涨 50%,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近年来,国家对于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视程度日益提高,不断出台相关政策优化职称评审制度,旨在打破传统评审中的一些繁琐与不合理之处,让真正有能力、有贡献的专业人才脱颖而出。随着政策的逐步调整与完善,2025 年的职称评审迎来了全新的面貌。

其一,评审标准更加多元化。过去,职称评审往往侧重于论文发表、学历资历等硬性指标,使得许多在实际工作中能力强、成果丰硕但论文发表不足或学历稍欠的专业人才望而却步。如今,新的评审标准更加注重实际工作业绩和成果。例如,在一些工程技术领域,参与重大项目所取得的实际成效、解决关键技术难题的能力、创新成果的应用价值等都成为了重要的考量因素。这意味着,那些在基层一线默默耕耘、凭借过硬技术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技术人员有了更多展示自己的机会,他们无需再为论文发愁,只需用实实在在的工作成果说话,就能在职称评审中占据一席之地。

其二,申报流程大幅简化。以往职称评审的申报流程繁琐复杂,需要填写大量表格,准备各种证明材料,且各个环节审核严格,耗费时间和精力。如今,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职称评审的申报流程实现了线上化、便捷化。申报人员只需在指定的平台上按照系统提示填写相关信息,上传必要的电子材料,即可完成申报。同时,相关部门之间实现了数据共享,减少了申报人员重复提交材料的麻烦。例如,个人的学历信息、社保缴纳信息等可通过系统自动获取,无需个人再另行提供证明。这种简化的流程不仅提高了申报效率,也让申报人员能够将更多精力放在提升自身专业能力和准备评审材料上,降低了因申报失误而导致淘汰的风险。

其三,培训与指导力度加大。为了帮助广大专业技术人员更好地应对职称评审,各地纷纷开展了针对性的培训与指导活动。这些培训涵盖了评审政策解读、申报材料准备、业绩成果展示等多个方面。专家团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申报人员提供一对一的咨询服务,解答他们在申报过程中遇到的疑难问题。比如,有的地区组织了行业内资深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分享职称评审的经验和技巧;有的则建立了在线交流平台,申报人员可以随时在平台上提问,专家及时回复。这种全方位的培训与指导,让申报人员更加清晰地了解评审要求和流程,能够有针对性地提升自己,从而大大增加了评审通过的概率。

2025 年职称评审的这三大红利,无疑为广大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它打破了传统的壁垒,让职称评审更加公平、公正、合理,真正选拔出那些有能力、有担当、有贡献的专业人才。对于那些渴望在职业生涯中迈出关键一步、提升自身职业价值的人来说,把握好这次机会,充分利用政策优势,精心准备评审材料,积极参与培训与指导,相信在职称评审的道路上会收获满意的结果,实现自己的职业梦想。